学习障碍的学生常在考试时会有冲动思考的现象,往往尚未专心看完一题即作答,考卷发回后才发现自己因此失分甚多而扼腕不已,更会因此现象的经常性出现而惹得师长或父母震怒。其实有些小方法让孩子在老师或父母协助下于日常练习,应会对此现象有所改进。例如:
(1)可教导学生于考试答题时,养成默念或逐字读题的习惯,以使听觉回馈协助视觉校正。
(2)读题目时,请学生拿着笔在题目下面或是旁边画线,以线条辅助,沿线条作答。
(3)读题目时,请学生以手指或笔指着题目,读到哪里,指到哪里,并在读后,在题目上面作记号,以表示该题读过了。
(4)可以符号显示题目的作答状况,例如:题目做完了,可在题目前面「打勾」;只会写部分的以「?」表示;完全不会的可以「×」表示。
(5)教师亦可在考卷上加提示语,例如:「我会一题一题的作答!」、「我会把题目看完才作答!」或是「我是好学生,我会逐字读完才作答!」。
(6)可以将试卷制成「分项试卷」的形式,每页仅有一大项题目,做完一页再以提示语请其翻页继续作答。于分页考卷作答时,亦可辅以遮板遮盖其它题目,使学生移动遮板作答时,每次眼前仅显现一个题目。
而若是学障同学在考试时会遗漏某些题目未作答,则可:
(1)在发考卷时,由老师口头提醒同学总共有几题。
(2)在发考卷时,由老师口头提醒同学必须按照题号的顺序作答,如果不会作答,则需在原题目上作记号后,才可进行下一题。
(3)考卷发下后,可由老师依序发号以下指令:A、「现在双手放桌上,仔细把题目看完!」;B、「这次题目总共有□大题,□小题,正反面都有题目。」;C、「现在都看完了,很好!请拿起笔来,依序写下每一题的答案。」
(4)教师可在考卷上加注提示语,例如:「我会仔细检查是不是所有题目都做完了?」、「再检查一遍!」或是「背面还有题目!」
(5)教师编制考卷时,格式要简单清楚,并以显明字体于试卷开始即提醒同学本试卷共有几题,请依序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