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力开发 |
|
|
|
|
|
|
|
|
|
|
什么是催眠
|
|
|
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早在18世纪,巴黎有一位喜欢浮夸的奥地利医生名叫麦斯麦尔(Frans Anton Mesmer),他宣称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按现代的理解那就是一种暗示的力量。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瑞德(James Braid)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于1983年提出“催眠”一词,并且宣称他能够使手术病人引起麻醉,从而使它得到传播。遗憾的是,不久更为有效和可靠的麻醉剂出现了,使催眠术的发展再此受到影响。从此以后,催眠一方面被一些人利用作为行骗手段,同时也有另一些人对之进行科学研究。 (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信任度。如果个体相信催眠的可行,又信赖催眠者,他就会主动与催眠者合作,容易接受暗示,反之就很难受暗示,古语的“心诚则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也影响着其受暗示性的高低。有三种人最容易接受暗示:平常喜欢沉思幻想的人;容易集中精神而不容易分心的人;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经验的人。 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hypnotic induction)。催眠诱导是一个系统程序,他会引起人们被动的放松,反映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和幻觉增强。诱导催眠的技术有多种,大体都按下面的顺寻进行:(1)暗示个体感到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2)暗示个体感官逐渐迟钝,将不会感觉到疼痛;(3)暗示个体忘却一切只记得催眠者说的话和要他做的事;(4)暗示个体将体验到幻觉现象,如他的太太突然在面前出现;(5)暗示个体在醒来之后,将忘却催眠中的一切经验;(6)暗示个体在醒来之后做某些活动,如打开窗子。这一系列的暗示都是通过催眠者的一些语调平缓、语音单调、不断重复的话来实现的,如:……你觉得舒适轻松……眼睛闭起来……你的双臂在下坠……脚在发热……眼皮变得沉重,抬不起来了……你开始想睡了……开始想睡了……非常想睡了……你已入睡……你已入睡…… (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中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感觉麻痹 有些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甚至可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以至有些医生曾经用它代替麻痹药物,但其效果显然不如止痛药品。 2、感觉扭曲和幻觉 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唤听和幻视现象。他不仅是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听到声音和看到形象,有时还可以依照指导语将电视机看成方纸盒,将臭味闻成香味。 3、解除抑制 一般情况下,那些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到的事情是受到抑制的,人们不可能让被试去做。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他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例如当众脱衣,对别人施暴等。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催眠者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完全消失。 |
|
|
发 布 者: |
admin |
添 加 时 间: |
2006/9/27 |
点 击 数: |
1157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