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提要 本文在综述智力结构理论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智力结构模型,作者认为智力是人在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内部可因功能的不同而划分成几部分:元智力、显智力、潜智力和隐智力。智力结构中既包含潜在的能量又有外显的智力行为表现,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元智力。这个智力结构模型的建立将对智力测量、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以及对智力本质的认识等一系列问题有很大影响。
人类对自身的智能及其发展问题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人类智能的探索也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极为活跃的领域,科学智力的考察起源于人类对个别差异的心理学研究,随着认识科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智力的结构的问题的探索。
对智力结构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智力本质的认识,同时智力结构理论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智力的定义、智力的测量、智力的发展和培养、环境和遗传对智力的作用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解决,因此研究智力结构理论上和实际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几十年来智力研究者们从心理学、心理计量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不同角度和层次对人类的智力结构问题作了种种探索,提出了各种智力结构理论,在研究中就具体提出了诸如:智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的本质是什么?因素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智力结构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等一系列问题,心理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假设,试图对人的智力的个体差异的现象进行解释,但时至今日,这一系列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智力结构模型,这有助于认识智力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智力结构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早在智力测验问世以前,智力结构问题就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近几十年来,智力研究人员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不同角度和层次对人类智能问题作了种种探索,提出了各种智力理论,并在各种智力理论基础上编制了多种测验量表,对人们的智能进行评定和测量,促进了智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智力的概念和性质问题的探索由于认识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分析的层次水平各异,对于智力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潜在的还是外显的?智力到底涉及哪些种类的行为等问题,众说纷纭,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智力结构问题的复杂性,纵观智力结构研究的历史,心理学家对智力结构的看法可因其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分为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和计算模式。
(一)心理地图模式(The Geogrphic Model)
这是一种把智力看成心智地图并以为基础建构智力结构的理论模式。这一模式的智力理论其共同的基点是认为智力是人脑的内部特性和有待发现的心理结构。因素分析方法是建构这一模式理论的主要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智力结构理论有:1)斯皮尔曼(Spearman) 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是由一种单一的一般因素(G)和系列特殊因素(S)构成的,前者是智力的关键而后者具有偶然意义。2)瑟斯登(Thurstone) 认为智力的核心不是单一的G因素,而是由言语理解、言语流畅性、归纳推理、空间知觉、数字,记忆和知觉速度等七种不同的心理能力构成的能力因素群。3)吉尔福特(Guilford) 提出的以操作、内容和产物为三个维度的多达120种因素的三维智力理论,4)卡特尔(Cattell) 提出了较为简明的层次理论,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个亚因素,前者是与理解抽象的新奇的关系相关联的能力,后者主要是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相关联的能力。
上述模式中的智力理论主要是对智力结构进行静态描述,使这些理论很少涉及智力活动内部的心理过程,用上述理论为思想基础和理论背景所编制的许多智力测验,则停留在以个别差导为基点对构成智力的各种不同能力的测量上,难以对内在的心理过程作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二)计算模式(Conputational Model)
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智力研究者力求从人在思维活动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来理解智力,智力研究的主要焦点也逐渐转移到对智力活动内部过程的探索上,提出了把智力比做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模式理论,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1)Jemson提出把智力理解为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并用选择反应时进行间接的测量。2)H·Simon用特殊任务来研究智力活动内部的共同加工成分,并试图发现高级智能活动的一般因素。3)R·sternberg则通过“成分分析”方法力求从类推,系列问题等复杂任务来理解智力,并于1979年提出一个“智力四水平理论”的框架,该理论把智力分为四个水平的操作成分,即:综合任务,单一任务,信息加工成份和信息加工元成分。此后Sternberg又在此理论基础上于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为全面的“智力的三元理论”。
上述理论重视了对智能活动内在过程的分析,但大多集中于一般的认知加工过程;同时,由于人一机系统的差异,对高级智能活动的模拟是不可靠的。
以上概述了众多的智力结构理论,究竟人类的智力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呢?我认为智力是人在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内部可因功能的不同而划分成几个部分:元智力、显智力、潜智力和隐智力。智力结构中既包含潜在的能量又有外显的智力行为表现,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元智力。
二、智力结构模式(如图所示)
(附图 {图})
图 智力结构模型
(一)智力结构模型的组成部分 1.元智力 元智力是智力结构系统的核心。元智力是人脑对新情境的认知能力和推演任何复杂关系的能力,它是与记忆贮存中的内容并无多在联系的智力因素,它包括的内容是认知事物的基本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方法等。其功能是对智力活动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作用,对智力活动起着控制、协调作用,表现在对智力活动进行定向、控制、协调作用,无论是智力活动的目标的确定与修改,材料的选择与组织,操作加工策略的选用与更换;产品结果的检查与信息反馈,都需要元智力系统进行综合判断、总体协调。
元智力是靠先天遗传形成的,由于生物进化,人类智力某些方面的基本特性在人脑上遗留下痕迹,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因而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认知模式,即具有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但元智力的发展却需要个体在后天的环境中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才得以发展。
2.显智力 显智力是个体运用元智力通过文化教育,不断开发潜智力而获得的能力,表现为个体获得知识、经验、技能。因此显智力的内容实质上是知识、经验、技能和各种认识能力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认识结构,即学习心理结构,因此显智力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和解决问题的功能,它较适合于解决某些熟悉的问题和较具体的问题,其主要功能是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同化、顺应作用。同化是显智力对进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改变,把它们纳入认识结构中来;顺应是当显智力不能同化进入的信息时,为了适应需要而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结构,从而推动显智力发展。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显智力起着对问题进行理解、表征作用,把问题所包含的信息纳入到认知结构中来,但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元智力与显智力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显智力相当于瑟斯登的主要能力因素。
3.潜智力与隐智力 智力是潜在的智慧能量,这种能量具有潜在内隐的性质。现代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巨大的智慧潜能,一般人对智慧的应用程度仅为其潜在能量的极小部分,据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研究认为一般人只运用了其总体智慧的10%,而那些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所运用的智力也不超过其全部智能的30%,因此人脑潜在的功能远远未得到充分开发这一事实,深刻地说明了人类智慧的巨大潜能。
我认为人类智力的巨大潜能可分为潜智力和隐智力。这二者在人类智力系统中占绝大部分,之所以要区分出潜智力和隐智力,是因为通过智力开发两者转公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潜智力较易转化为现实的智力,而隐智力却在个体的一生中几乎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智力,只有通过人类的进化,隐智力才逐渐转化为潜智力。它们虽不易转化为现实的智力,但也能对人的智力活动有影响,人类的灵感、顿悟、直觉及创造性活动都源于潜智力和隐智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智力结构模型与个性心理结构
智力作为个性心理的特征之一,沸洛伊德认为个性心理结构是由意识,潜意识与无意识所组成。根据广义全息律的观点,作为个性心理结构的特征之一的智力也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个性结构的模型,于是智力结构模型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个部分。元智力、显智力处于意识领域,潜智力属潜意识领域,隐智力位于无意识领域。一般来说我们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认知能力以及我们所使用的认知策略、认知方式、方法等是意识得到的,我们了解自己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因而元智力,显智力是处于意识领域。而我们对自己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即潜智力是模糊的、不清楚的,只有在智力活动中通过顿悟、灵感、创造性表现出来。例如有些科学家能在梦中解决科学难题,这证明了潜智力的存在,因而潜智力处于潜意识领域。而对隐智力我们根本无法意识到,它常常表现为一种直觉。隐智力处于无意识状态。
(三)智力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智力是一个认知的整体系统,智力系统根据所具有的功能不同而分成几个部分:元智力、显智力、潜智力和隐智力。这四个智力因素的关系是相互转化、协调发展,智力活动的完成是四个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
1.元智力的监控作用 在智力结构中,元智力作为智力深层结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上位组成要素,它是贯穿于整个智力活动过程之中,它发起并监控智力活动过程,对智力活动起定向、控制、检查、协调作用,它订出策略并作出决策。元智力这种上位组成要素是凌架于一切智力活动过程之上的组成要素,元智力对处于下位的显智力、潜智力、隐智力、起着监控作用。
2.相互转化 元智力与显智力之间以言语为中介相互转化。元智力是智力的深层结构,它是内隐的、概括的、抽象的智力,而显智力是智力的表层结构,它是外显的、具体的、一般的智力,这二者有质的不同,但二者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人刚出世时,人通过遗传获得了元智力,而显智力为零,经过后天的教育,元智力不断通过内部言语外化为显智力,这种外化的结果表现为个体获得经验、掌握技能,形成了若干适用于一类具体活动领域的能力,即显智力,这些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就具有独立特征,逐渐内化和稳定化为个体的某种心理特质,随着这些心理特质的积淀,最后抽象升华为元智力,促进了元智力的发展。可以说人类遗传的元智力水平是获得显智力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元智力的发展又是显智力提高的结果。
言语在智力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言语包括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言语是元智力与显智力相互转化的中介条件,没有言语作为中介,人类的智力必然是很低下的。例如:“狼孩”、“熊孩”之类的人类的同胞,虽然具备了人类遗传的元智力,但由于他们在生命初期生活在非人社会中而贻误了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致使回到人类社会后,再加以训练也只能表现出极低徽的言语能力和智力水平。
显智力与潜智力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于“用进废退”的原理,一些长期得不到使用的知识、技能,也会由于遗忘而转化为潜智力;而由于人们对智力进行开发、使用,使得潜智力不断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即显智力。
潜智力与隐智力会由于人类的长期进化过程发生相互转化。
3.四种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协调统一 智力活动的完成是智力结构的四个部分协调活动的结果,在智力活动中,元智力提供认知模式,且对智力活动起定向、监控作用,显智力提供材料,并对问题进行理解和表征,而直觉、灵感、顿悟的产生则依靠潜智力和隐智力。在智力活动中这四个智力因素得以协调统一,解决各种问题,这种协调统一在个体面临某种全新的问题情境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对灵感、顿悟、直觉的解释
灵感、顿悟、直觉是人类潜在智慧的突然迸发,直觉、灵感使人们对复杂的事物作出压缩、迅速的认知,并在艰苦的智力活动时处于思维极其活跃、灵敏、亢奋的状态,是人潜能的体现。灵感、顿悟的发生在潜智力范围内,靠潜智力推论,还常有显智力参与,当蕴育成熟,即突然沟通,涌现于显智力,成为灵感顿悟思维,表现为对事物关系的理解。直觉是隐智力的功能,直觉的突出特点是直接性、高速性和非逻辑性,它是一种高速压缩的心理动作,省略了许多心理活动步骤,无须分析和推论而直接到达结论。直觉的高速性决定了它的非逻辑性、突然性和偶然性。直觉的这些特性也反映了隐智力内部的非逻辑特点。总之灵感、顿悟、直觉都是人类潜能的体现。(五)智力结构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智力结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各个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智力因素是怎样发生发展的,是怎样决定个体智力活动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智力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问题也未完全阐明,对灵感、顿悟、直觉在潜智力、隐智力中是怎样产生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智力结构模型的建立对智力测量和智力开发的影响
智力结构是由元智力、显智力和隐智力四个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从这种认识来看智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策略、认识事物的速度、深度和广度的差异,对认识成果的正确迂移与运用的灵活性的差异和潜能利用的差异,从这三个方面来解释个体的智力差异。在生活中我们一般从学习、事业的成就中,以及智力测验的得分上来考察个体智力发展的差异,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成就和分数的高低,对人的实际智力水平只具有某种相对的意义。实际上当前的智力测验只测验了显智力和一部分元智力,而对人的潜能没有涉及,因此对智力测量的看法应改变。我们在测定儿童的智力水平时,不能只限于一次简单的测试,而要通过两次测试,确定儿童所具有的现实智力(元智力和显智力)和潜在智力发展水平,通过这两种智力的评定分析来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从而确定儿童真实的智力水平和潜在的智力发展水平。
人类的智慧有巨大的潜能,人的智力如同地下矿产资源,只有通过智力开发尽可能地调用潜能,使潜在能量充分外化和发挥,将潜在的智力积极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智力。
如果从这个智力结构模型来看待儿童和智力开发,那么我认为应该从训练儿童的思维策略和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这两方面入手,这样将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无智力,从而推动儿童智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