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力开发 |
|
|
|
|
|
|
|
|
|
|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
|
|
1 引言 当一个人错误地声明一个新词或一个新的事件他以前见过时,错误记忆现象就发生了。对错误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得益于1959年Deese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但并未在记忆研究者中形成广泛的兴趣。直到1995年,Rodiger和McDermot的工作才使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对错误记忆现象寻求更多的理解。 2 错误记忆研究范型 2.1 集中联想程序范型 Rodiger和McDermott(1997)[1]复制并扩展了Deese的成果,形成了Deese-Rodiger-McDermott(简称DRM)研究范型,这是一种集中联想程序范型,学习阶段呈现的词表具有集中在未曾呈现的关键诱饵(critical lures)上的语义联想。例如,由“线、别针、缝纫、锋利、尖、刺、顶针、干草堆、痛、伤和注射”组成的词表,“针”就是关键诱饵。随后被试接受由学习词、关键诱饵、无关的未学习词组成的再认测验。对于学习词,研究者能观察到较高的正确再认率;对于未学的关键诱饵,也能观察到较高的错误再认率。 2.2 类别联想程序范型 还有一种类别联想程序的范型,学习阶段的词表是分属不同类别的名词范例。例如,词表上属于“阅读材料”这个类别的范例是“小册子、喜剧书、期刊、杂志”。正确再认和错误再认都随着在学习过程中同一类别范例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时候错误再认率甚至超过了正确再认率(Wickens和Hirshman,2000)。 3 该领域的研究情况 错误记忆现象被研究者们复制了无数次,也引发了相当多的附加研究。包括被试变量、方法学变量、意识过程或自动化过程对于错误记忆的影响的研究;图片刺激材料的错误记忆的研究;对错误记忆的信号检测论分析;对错误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等等。 3.1 被试变量对于错误记忆的影响 Schacter等人(1996)观察到,与正常的控制组相比,健忘症者只有极少量的词表项目再认,以及很少的错误再认。Norman和Schacter(1997)[2]报告说老年人(平均年龄68岁)比年轻人(平均年龄19岁)更容易产生错误再认效果。在Brainerd等人(1995b)用类别联想引发的错误记忆研究中,考察了儿童被试,发现小孩子表现出对未学过的类别名称的错误记忆,而大孩子则没有。此外,Brainerd和Reyna(1996)[3]发现幼儿园小朋友与三年级小学生相比,对于类别名称和类别范例的错误记忆更高,表现出了年龄差异(Brainerd等人,1995a)。 3.2 学习和测验等方法学变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McDermott(1996)[4]发现学习词表的随机呈现比分组呈现所产生的错误记忆少,但这两种呈现方式都产生了错误记忆。Read(1996)让被试记住词序或者在学习期间详尽地复述,他发现集中于记词序的被试对关键诱饵的错误记忆最低,而其它三种编码条件都导致了高水平的错误记忆。Robinson和Rodiger(1997)发现错误记忆和错误再认随着联想学习次数的提高而提高。 Payne等人(1996)变化学习和测验之间的保持间隔,发现经过24小时的间隔后,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并没有降低。Brainerd和Reyna(1996)对儿童被试实施了立即测试和一星期间歇测试,发现如果未学过的类别名称和同一类别范例在立即测验中是作为分心物出现的,那么间歇测试中在这些词上就会出现错误记忆。 Tussing和Greene(1999)[5]发现在学习阶段增加类别成员的数量会导致正确记忆和错误记忆同时提高。 3.3 意识过程或自动化过程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Gallo等人(1997)操作了学习时的指导语来判断是否对这种效果的预知可以减少错误再认。Gallo等人报告说预知减少了错误记忆效果,但是仍然产生了无数的错误再认。McDermott和Rodiger(1998)确认了这个发现,并假设错误再认只在“一个小的限度内”服从意识控制。 Seamon等人(1998)[6]操作了学习阶段的刺激呈现比率(2s/词或20s/词)和注意条件(完全或分散注意),发现有些被试甚至在不能再认出学习时呈现过的特定的词时,也描述了对未学习过的集中联想的错误记忆效果。在Seamon等人(2000)[7]的一个用类别联想程序所做的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这些研究的一个解释是,对关键诱饵的错误记忆受到自动化的、无意识过程的强大影响。 3.4 对图片刺激材料的错误记忆研究 Israel和Schacter(1997)[8]从分别由图片(物体的素描画)和词组成的学习列表中都观察到了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图片编码条件与词语编码条件相比错误再认更少。Schacter等人(1999)用年轻人和老年人为被试报告了类似的发现,他们假设图片编码比词语编码可以产生更有区别性的呈现,因而导致较少的错误再认。 用图片刺激也描述过类别联想的错误记忆效果。 Strack和Bless(1994)给被试呈现了黑色和白色的幻灯片,这些幻灯片有的含有取自同一类别的多个物体(例如,铁锤,锯以及其它工具),有的含有取自不同类别的单个物体。在再认测验中,被试再认了以前学过的工具,拒绝了单个的未学过的物体,但再认出那些从未呈现过的工具的名称,表现出对类别范例的错误再认效果。 Koustaal和Schacter(1997)给年轻人和老人呈现分别取自小、中、大类别的图片范例以及无关图片。例如,一个学习列表包括不同的猫、椅子和鞋的多种图片,以及取自不同类别的单个图片范例。经过3天间歇后,对于相关未学习的图片范例产生的错误再认随学习阶段类别范例数量而提高,老年人的错误记忆效果比年轻人高。 以上结果以及Strack和Bless(1994)和Hintzman(1998)的结果表明,无论是以图片还是文字形式学习,均会揭示强大的错误记忆效果,而且这种效果可以通过不同被试的变量和各种学习或测验操作而减弱或提高。 3.5 对错误记忆的信号检测论分析 一些研究增加了进行信号检测分析的条件。信号检测分析需要对每个项目类型所作的“旧”的反应率,无论它曾经出现过还是没有出现过(击中和误报)。在DRM范型的三种项目类型中(关键诱饵,和关键诱饵有关的项目,以及和关键诱饵无关的项目),和关键诱饵有关的项目曾经出现过。 Miller和Wolford(1999)[9]认为错误记忆的证据可能反映了被试的反应标准的转换,因为他们的实验显示出在分辨力指标d'上的相对较小的差异和在反应偏向指标C上的较大的差异。尽管这个实验的证据和标准转换思想相一致,但这决不是最后的结论。因为如果被试的标准保持不变,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但词表的呈现会产生一个在分布上的变化。Miller和Wolford同样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指出“我们观察到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这些转换的分布,而不是由于被转换的标准。” 3.6 对错误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 错误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发现,正确再认和错误再认可能具有类似的神经基础,因为二者发生时均伴随着类似大脑区域增加的血流量。Schacter等人(1996)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技术)进行的实验发现,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和对学习词的正确再认均与在左颞叶区增加的血流量相关,这个区域和先前的情节记忆相关。在Schacter等人(1997)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实验中,也发现正确再认和错误再认时颞叶区上血流量增加。在Miller等人(2001)[10]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的研究中,无论是对学习词的正确再认,还是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他们都严格分析了事件相关可能性的P300成分(一般而言P300与种种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结果发现,正确再认和错误再认没有差别。 Johnson等人(1997)采用ERP技术,虽然没有严格分析个人ERP成分,但仍发现正确再认和错误再认的生理电极反应没有差别,此外,对学习项目的正确再认和左颞顶区更多的血流量相关,而在听觉-音韵加工中这个区域可能起作用。因此Norman等人(1997)认为与错误再认相比,被试在正确再认中能报告更多的感觉细节可能与此相关。 4 理论模型 关于错误记忆现象的理论模型方面,已经提出了内隐激活反应假设(IAR)、模糊痕迹理论(FTT)、源检测框架(SMF)等理论假设。 4.1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 Underwood的内隐激活反应假设(Implicit Associative Response Hypothesis,简称IAR,1965)认为学习具有语义相关的词表时,通过对这些词的语义联想激活了最高语义相关词(关键诱饵)的表征,因此会错误再认关键诱饵。Underwood并未明确激活过程的本质,它或者是自动化的、无意识激活;或者是有意识激活,呈现相关项目时被试想到了特定的诱饵。该假设中的无意识激活过程能解释一些实验结果。例如,Gallo等人(1997)以及Roediger和McDermott(1998)的实验发现,预先警告可以减少但不能消除错误记忆效果,因为如果这个过程是意识之下的、控制的,那么被警告的被试应该更好地控制反应,而不会错误再认关键诱饵。Seamon等人(1998)发现对列表项目的再认偶然发生时也能观察到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这也与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激活相符。 当对列表项目的正确记忆很少或根本没有时,也能再认关键诱饵(Read,1996;Robinson & Roediger,1997),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学习阶段看到具有语义相关的词表后产生无意识联想反应,导致了重复激活,从而能够自动化地强化关键诱饵的表征。这就是进一步提出的内隐重复激活过程假设。Seamon等人(1998)认为在学习阶段短暂呈现词表项目,随即在很少或根本没有词表再认的条件下出现对关键诱饵的错误记忆,是因为产生了对关键诱饵的内隐重复激活,而短暂呈现的学习词的表征由于激活水平太弱而不能产生准确的再认。 但此假设不能解释在正确和错误再认上保持间隔的不同效果。Payne等人(1996)发现,经过24小时的延迟后,对词表项目的正确再认增加了,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却没有增加。 4.2 模糊痕迹理论 Brainerd和Reyna提出了模糊痕迹理论(Fuzzy-Trace Theory,简称FTT,1995)[11]。该理论用字面(verbatim)表征,代表物理刺激的表面细节,用要点(gist)表征,代表刺激的意义,认为对学过项目的正确再认更大程度上是由字面表征驱动的,基于要点表征进行再认判断时经常会发生错误记忆。在集中联想程序中,要点表征和词表主题相对应,在类别联想程序中,要点表征不明显,作为一个词表的主题,要点表征可能是个抽象的类别名称(例如,四脚动物),它统一了所有类别范例(例如,猫、马、牛、狮)。 Tussing和Greene(1999)认为类别重复既能提高获得字面痕迹的倾向性也能提高对类别名称的熟悉性,因此在学习阶段增加类别成员的数量会导致正确记忆和错误记忆同时提高。Seamon等人(2000)认为预先向被试提出错误记忆的警告,可能会减少被试对关键诱饵的字面表征和要点表征进行区分所作的努力,所以会减少错误记忆;在学习期间减少刺激呈现时间,会使字面表征强度比要点表征强度衰弱,因此引起错误记忆效果减小。 在Brainerd等人(2001)[12]的实验中,FTT理论和IAR假设都能为突出的错误再认效果提供解释,但他们的实验为FTT理论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例证。 4.3 源检测框架 Johnson等人提出了源检测框架(Source-Monitoring Framework,简称SMF,1993)[13],认为诸如知觉细节、认知操作和语义的、时间的、空间的、以及感情方面的细节等特征,都在经历一个事件时储存在记忆中,源判断的依据就是上述这些特征在数量上的平均差别。例如,如果知觉的细节很丰富、生动,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经历而不仅仅是想象。相反,如果知觉的细节匮乏,但具有与想象一致的认知操作,那么就可以通过推论得出这个事件没有真正发生。Budson等人(2002)[14]发现图片信息能够降低健康老年人的错误再认,提升早老性痴呆(AD)病人的错误再认。用此理论分析,可能在编码期间看到图片,AD病人通过促进内隐联想反应从而鼓励了源检测错误;健康老年人却使用图片信息帮助其在学过的项目和内隐联想反应之间进行辨别。 该框架认为主观经历也会由各种类型信息的复合影响引起,记忆信息的激活依赖于可获得的线索和个体目标导向,源判断包括使用可获得的激活信息的决策过程,来源之间的相似性会导致更多的源检测错误。Henkel等人(1998)的实验支持了这个观点,实验发现当想象的项目和实际感知过的项目有相似特征时,与没有相似性的条件相比,被试都倾向于报告说他们感知到了想象的项目。 这一框架用记忆信息的具体程度(模糊和生动)来区分回忆的熟悉性。源判断过程在熟悉性的从模糊感到生动感的范围内变化,因此源归因应该是连续的,即使源归因不是建立在熟悉性上,也能观察到曲线的来源。Qin等人(2001)[15]实验发现即使不能用熟悉性进行源判断,也能观察到来源记忆的ROC曲线。 但该理论对有些实验结果却无法解释。例如,Hicks和Marsh(1999)预期既然源检测决策过程倾向于让人集中精力去检查记忆的不同质量的特征,因此如果将减少记忆倾向性的条件作用于源检测过程,那么就可以减少错误记忆,但实验发现只有从内/外两个不同来源学习时错误记忆才显著降低,而同时从两个内部或两个外部来源学习时错误记忆并未减少。 5 小结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在错误记忆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有力的理论模型。然而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每个理论都可以对某些实验结果加以解释,但对其它实验结果却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对错误记忆理论的探讨仍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
|
|
发 布 者: |
admin |
添 加 时 间: |
2006/10/14 |
点 击 数: |
171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