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关注到这个话题是在妞3岁半左右,开始从不规则的线条和圈圈过渡到一些在成人眼里能辨认出的物体或人物的绘画上。填色也可以从之前不太在意边框到有意识填在里面,甚至不规则形状会先描边再填中间。
在这个发展和创作的过程中,偶还是发现了几件事,引发我的思考。
事件一:谁说树叶就要是绿色的? 有次妞和同年的小萌友一起给填色书中的大树涂颜色。两人填色水平差不太多,都不会完美到没有填出来的,但基本都能比较完整的填在里面。小萌友填色的树叶全是绿色,妞则是用的红色。
正常人的反应是树当然是绿色的,能够有意识给树叶填绿色,树干填棕色,是认知很不错的表现。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秋天的美景之一就是红叶,甚至树叶可以呈现更多颜色:金色、橙色、绿色、红色,层林尽染就是这等意境。
我很高兴当时没有指正妞,说你看看某某画的,树应该是绿色的啊。但我相信生活中绝对有躺枪的。
事件二:你以为孩子画的A,但其实孩子画的是B 那天妞凭空画了个很简单的图形,给我看。我看了下说:“这是什么?小狗么?”妞说:“不是,是teapot(茶壶)”。我又定睛一看,确实有茶壶把和壶嘴,还有盖子,关键点都抓住了。我之所以认为是云朵下的小狗是因为我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强加给了妞。但她有她的想法,可能因为她很喜欢I am little teapot这首儿歌,又或是她很喜欢tea party(过家家茶会),甚至是我根本猜不到的原因。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孩子画的东西有时看似天马行空,但也和她日常接触的事物有关。
事件三:如果只给你三种颜料,你能画什么? 我不是故意的只给三种颜料哈,是因为随意买的画泥塑的配料就黑色、白色和橙色三种。泥塑早就被涂鸦了,颜料却留着,直到最近买了画水彩的刷子才拿出来用。
说实在的,换偶用这三颜色也画不出啥像样的画。当然,必定我是成人,点子肯定还是比孩子多。所以偶想了可以画熊猫在玩抛橙子,或者烈日照耀着斑马。但是偶之所以会这么想,也是有一定逻辑思维定式。比如很自然会把黑白联系到一起,想到熊猫、斑马、企鹅、鲸鱼之类的动物,橙色首先就会想到橙子,因为英文都叫orange嘛。
但是偶的自以为是被妞单纯的想象力彻底击败。妞用黑色的颜料画了天空,白色的颜料画了地面,橙色随意点在天地间。一边画一边给我做了讲解。
其实从色彩上,在白纸上画的这幅画真心不好看。但是谁说天就要是蓝色?夜晚的天空就是接近一片漆黑。谁说地就要是绿色或土黄色?被雪覆盖的地就是接近一片乳白。那橙色的是啥?偶又自作聪明地以为是萤火虫了(但都没想到妞根本没见过萤火虫啊),好在妞没等我猜自己说是lights(灯光)。我忽然恍悟,之前刚读过一本《森林深处的灯光》的绘本,讲的是小狐狸在一个下雪的夜晚,被森林深处的灯光吸引,去寻找灯光所在的故事。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我在实践中体会了《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中的一些理论。当你给学龄前孩子示范你并不见得高明的简笔画,或者指点她色彩或图形的运用,或者用你的既定思维和想象去猜测和评断孩子的画作的时候,她就失去了创作的本意,而只是个copycat(无主见只会学样)。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在孩子还是孩子的年龄,请尽可能地保护她的天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让成人的思维限制了她们,让她们尽情享受创作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