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力开发 |
|
 |
|
|
|
|
|
|
|
|
速读训练到底要不要跳级?
|
|
|
想必接触过精英特的朋友都知道,精英特是一款以快速阅读训练为主的阅读软件,其中速读最高至63级,速读的训练模式也是按照级别晋升制来的,如你在训练中能达到升级要求,系统专家会根据你的成绩进行速读等级的升降,通常速读等级一次能升1级,最多可以升2级,那么,我们在训练时要不要2级连跳呢?
初接触速读训练时,我的想法一直是:坚决不跳级!
“跳级”,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游戏的升级,但是升级之后的体验就是,升级好不好?谁升谁知道!
就像在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升级的网游中,因为经验够了,就抛下了金钱不够、技能不够这些硬伤而升了级,然后发现,升级后的自己反而K不过级别比自己低的“怪物”。
速读训练中也是如此,刚接触速读训练时,因为自己的速读能力不够,甚至连速读方法都不正确,在舒尔特表和水平测试中被虐得惨兮兮的,于是,坚持成绩高也不要跳级,结果基本上一两个月才能升一到两级。
当然,也因为自己当时的坚持,在速读训练的初期算是打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速读训练近一年半以来,从刚开始的入门到跨过两次瓶颈——17级、28级到现在的32级,应该说,在30级以前,我基本上没有为了升级而跳级。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每次的水平测试都能拿高分。实际上,因为一开始选的是综合课程,大部分题目都是专业级别的说明文,很多时候都是读懂了文章,记不住细节。
后来,发现自己的舒尔特表成绩和闪读测试成绩确实有进步之后,才开始为了保证能够升级而刻意保留合格的测试记录。
而在30级以后,我开始为了升级而升级,为什么呢?
我把原因概括为了“两问题”+“一动机”:
1、两问题
①速读≠100%的理解+100%的记忆。百分百的理解+记忆,是不可能通过一次性的速读来实现的;因为无法达到80%的记忆正确率而卡级,其实并没有必要(我们是普通人,不是天才)。
我给自己设的速读要求是:85%的理解率和60%的关键词记忆率。即我并不要求自己在每次测试中都能将每篇文章达到100%的理解,因为总有那么几篇文章里的背景环境是我所陌生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我更不要求自己要对一篇文章里的所有关键词都能达到100%的记忆,甚至不要求80%,天才也无法达到的目标,我没必要设给自己,如果我能达到80%的记忆率,想来,我也并不需要训练自己的速读和速记了;况且对于一篇文章的重点判断,见仁见智,没有做对文章测试的题目,并不能绝对代表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记忆程度,更不能代表理解程度。
所以,理解率和记忆率,我以为,要从自己目前的理解记忆水平出发,设定合适自己达到的目标:既高于现在的水平,又可以让自己通过努力去达到。
②所谓的“速读训练要量力而行”,一方面是遵从实际水平,不强行进行超出自己当前能力水平的训练,还有一方面,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甚至超出当前速读级别的要求之后,也要适当跨越当前的阶段,以接受更能促进自身速读发展的训练。
如果我把速读训练的合适级别标准定为自己当前的视幅广度(即看清+理解),当我能够用短于训练所需的时间速读完并85%理解训练的文字时,我便认为自己已经基本达到这个关卡的要求,可以升级了。
如前文所说,看清和理解、记忆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而且要想在看清的同时挪出紧凑的时间来理解和记忆,最合适的方法便是继续加快阅读速度,有压力便有动力,提高危机感,才能超常完成任务、实现突破。而若继续陷在当前的级别,那便无所谓压力,也无所谓进步,有空闲的训练时间,总会晃几下眼就荒过去了,并不会有多大的几率用在帮助理解和记忆上。所以,提高要求,是我看来最好的训练选择。
2、一动机
动机就是我想要大概判断出自己目前实际的视幅级别,也大致估量自己的视幅极限,以便于确定合适自己的速读训练级别,让自己时刻保持紧张感。
总之,在我看来,速读训练是否要跳级,最主要看大家的实际水平,如果实际的阅读速度能达到级别要求的视幅和较高的理解度,且觉得在当前级别已经没有压力感,就可以考虑专门保留成绩合格的测试记录来上传更新,升级速读级别。如果视幅关过不了,那就请继续安心训练吧! |
|
|
发 布 者: |
admin |
添 加 时 间: |
2018/9/27 |
点 击 数: |
112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