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爸爸为什么会长胡子?”……每个孩子都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可是,如何让孩子的“为什么”变成“科学梦”?明天将召开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上海率先试点的全国首个“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科学教育计划,有望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与中小学老师携手帮孩子们圆科学梦。
教室变成大实验室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盐?”昨天,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一群三年级小学生三五扎堆,唧唧喳喳钻研着半杯水和一杯盐。“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看看半杯水吞得下几杯盐?”在老师启发下,孩子们有人手握剪刀制作“试管”,有的趴在一旁记录实验数据,还有的问东问西生怕结论不准确……整个教室成了一座大实验室。看来,科学课不能只“看图说话”,更要亲手做一做。
不过,千万别以为这就是一堂标准的科学样板课。实际上,老师们讲的是否“真科学”,还得请专家把把脉,看看老师是否督促小朋友边实验边记录,是否让孩子在实验作图时养成用铅笔的好习惯,科学结论是由孩子自己得出而不是从老师口中说出等等。
“科学桥”连接孩子与专家
“科学家是最好的科学导师,可让他们走出实验室,驻守中小学讲台根本不现实!”市科协科普部陈红指出,“做中学”就像一座“科学桥”连接孩子和专家。在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已经组织科学家帮助全法三分之一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接受了系统的科学课培训,并让老师去学校试教,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在“做中学”项目中,孩子们可以彻底告别单调的“学知识”,充分释放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授课老师面对“七嘴八舌”,从科学家那里学来了谦和、宽容和循循善诱,不再是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反抛给学生。然后,引导孩子设计简单的实验,对心中疑惑进行论证。这样有利于培育孩子们触摸科研工作的中心所在,让好奇好动的本性开出朵朵“科学小花”。
上海率先尝试实验计划
据了解,“做中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率先开创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2001年,中国科协和国家教育部启动了我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计划,经过几年的准备,率先在上海展开试点。目前,已经面向静安、徐汇、宝山和浦东四个区的80多所小学和幼儿园开放。
同时,上海市科协下属17个学会的科学家也组成“后援团”,24名品学兼优的华师大贫困研究生经选拔担当科普助学金实习教师。通过网络互动、定期研讨和互动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做中学”的授课老师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让孩子们通过“做中学”离“真科学”近些,再近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