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于阅读障碍的研究主要在英语世界,因此在八十年代以前,学者普遍认为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阅读障碍发生率极低。虽然后来证明这种观点并不正确,但很多普通人至今依然持有这种观点,甚至一部分人将其作为中文是一种先进语言的证据,这种错误的观念加重了国内对于阅读障碍的忽视。
但是相比表音的语言,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在阅读障碍方面的问题是否完全相同呢?目前来说,中文阅读障碍由于关注较晚,因此对其的研究还在发展阶段,不如西方成体系。时下关于中文阅读障碍的观点,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汉语阅读障碍和拼音文字一样,其障碍主要发生在语言学层次上的语音障碍;另一种则认为汉语作为表意文字,汉语具有和西方拼音文字不同的加工过程,主要是字形加工上的障碍引起来阅读障碍。
在以往的的脑成像研究显示,使用以字母为基础的拼音语言的阅读障碍患者,左脑后部的灰质体积比正常人小,而该脑区于阅读时的活动也较正常人微弱。左脑后部关乎字母与声音的转换,并与负责声音的大脑听觉皮层位置相近。对于学习拼音文字来說,阅读和聆听有著密切的关系。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上的一篇文章表明,英文阅读障碍的脑成像是左脑后比较多,中文阅读障碍的左脑前比较多,因此中英文阅读障碍可能属于不同的脑部发育失调。
另外,也有部分研究认为,中文阅读障碍可能会更加严重。英文是以字母为拼音的语言,所以只要看到字母就可以读出来(phonological processing),英文阅读障碍只是无法做文字转换语音。而中文是图形意象的语言,涉及视觉空间的能力,由笔画形成,所以要先进行图形分析(visuospatial analysis),确定文字意义和读音,所以中文障碍既涉及图像分析的异常(visuospatial deficit)以及语音分析的异常(phonological disorder)。
因此,中文的阅读障碍相比英文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来自于中英文系统本身的不同,但并不代表,中文阅读障碍发生率就低于英文,或是严重程度轻于英文。 |